当我们在8月12日庆祝世界大象日时,这里有20个关于这些温和的巨人的事实,以及正在为人类和大象共存而进行的步骤和研究。
诺丁汉大学成立于2000年,今年20岁,20个事实被选中。
现存的大象共有三种: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非洲丛林象(Loxodontaafricana)和非洲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
众所周知,大象生活在母系主导的紧密社会群体中。
在类人猿之后,大象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陆地哺乳动物。众所周知,大象拥有非凡的记忆力。他们还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折断多叶的树枝,用作苍蝇拍。
大象是众生。他们对其他陷入困境的大象表现出同情,为年轻或受伤的大象提供保护,并能够理解死亡;例如,他们会留在死象的尸体旁并试图掩埋它。
野生大象通过在种子传播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具有大种子的水果和营养循环,因此被称为森林的超级园丁,有助于维持森林的生态系统动态。
野生大象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因为它们可以改变许多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当他们旅行时,他们创造了道路,当他们挖掘土壤获取营养时,他们创造了盐渍。景观中的一些地质变化可以持续几代人。
亚洲象可以长到2.7米,体重在3000到6000公斤之间,而非洲象可以长到3米,体重在4000到7500公斤之间。
成年大象每天可以从100多种植物中摄取多达150公斤的食物。他们的饮食包括植物材料,如竹子、草、叶子、树皮、树枝、水果和块茎。
大象粪便为其他野生动物创造了微型栖息地。它为甲虫、蚂蚁、蜈蚣、千足虫、蝎子、蟋蟀、蜘蛛和白蚁等青蛙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庇护所。
大象的妊娠期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长的;22个月!
马来西亚是亚洲仅存的13个仍然有幸拥有野生大象的国家之一。
栖息地丧失、偷猎和人象冲突是危及我们大象种群的威胁。
意识到亚洲象面临的威胁和处境,位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的马来西亚大象管理与生态学(MEME)研究项目与马来西亚半岛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部(PERHILITAN)合作提供证据以保护马来西亚大象为基础的方法。
一头大象一天最多可以排便18次,每周产生大约一吨的粪便。大象粪便在保持土壤肥沃和为大象吞食和排便的种子提供养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MEME与PERHILITAN一起在马来西亚半岛的50多头野生大象身上安装了GPS项圈(一种运动跟踪设备),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活动范围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如何影响它们的运动。
连接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对于大象的生存至关重要。当道路等基础设施穿越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它就会成为阻止大象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障碍。除此之外,迎面而来的交通增加了大象死亡的风险。
根据MEME的大象运动数据,冲突大象的迁移并不总是有效的,在某些情况下,大象甚至设法找到回家的路。
由于土地竞争和栖息地破碎化,人类将更频繁地与大象接触,并可能发生冲突。为了防止大象活动范围的进一步丧失,我们需要支持和帮助农民,使他们能够与野生大象共享景观(共存)。
大象的近亲是儒艮、海牛、土豚和蹄兔。
大象不会跳!